一季度缩水8100亿元!“存款搬家”能推动理财规模回升?
本文源自:国际金融报
随着一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公布,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缩水引发市场关注 。
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近日注意到 ,相较2024年底29.95万亿元的市场存续规模,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缩水约8100亿元。与此同时,普益标准数据显示 ,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(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)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环比下跌1.15个百分点。
受访专家指出,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缩表的背后,债市调整是直接推手 ,季度末理财回表(回流至表内存款)是重要因素 。此外,市场预期变化影响显著,理财产品自身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未来 ,“存款搬家 ”将带来增量资金,预计4月理财规模有所回升。
一季度缩水8100亿元
日前,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《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 。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一季度 ,理财市场整体规模较去年末有所缩水。
《报告》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全市场共有4.06万只理财产品存续 ,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9.14万亿元。而在2024年末,市场上共有存续产品4.03万只,存续规模为29.95万亿元 。对比可以发现 ,一季度市场上产品数量微增300只,但整体规模缩水约8100亿元。
此外,普益标准数据显示 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理财公司存续理财产品24433款,环比增加1317款 ,占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的63.86%。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(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)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.24%,环比下跌1.15个百分点。
为何一季度理财市场缩水?在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看来,债市调整是直接推手,季末理财回表是重要因素 。此外 ,市场预期变化影响显著,理财产品自身问题同样不容忽视。
“一季度债市出现阶段性波动,债券类理财产品收益下滑 ,投资者赎回意愿增强。现金类理财产品虽流动性强,但收益率低,受冲击大;固收纯债类产品因对债市敏感 ,同样‘失血’严重,仅3月现金类理财产品规模就缩水近4000亿元 。”曾衡伟分析道,“此外 ,银行在季末面临存款考核压力,为满足监管要求与自身资产负债管理需求,会将部分理财产品回表 ,这导致理财规模出现暂时性下降。”
曾衡伟进一步指出,降准降息预期延后,股债“跷跷板 ”效应显现,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使得投资者信心受挫 ,进而减少对理财产品的投资。与此同时,部分理财公司产品吸引力下降、产品结构不合理,引发资金流出 。
存款搬家带来增量资金
“2025年一季度 ,理财市场整体呈现‘发行数量上升 、业绩基准下行’的特征。”普益标准研究员石书玥直言。
石书玥进一步分析指出,整体来看,2025年一季度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增长显著 。此外 ,业绩比较基准延续下行趋势,债券、股票市场震荡,理财公司根据市场变化适时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,以增强产品市场适应性。全市场产品存续数量呈现增长态势,固收类产品依旧是市场的主流选择,其存续数量的增加反映了市场对稳健收益产品的持续需求。
“随着宏观市场环境变化 ,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政策落地,市场不确定性上升,理财产品的区间收益将面临更复杂的分化格局,投资者需采取审慎策略应对 。”石书玥建议。
值得关注的是 ,今年以来,商业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,连民营银行也逐渐走下“利率高地 ”。展望后市 ,存款利率下行可能会为理财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?
“利率方面,4月以来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定期存款利率多数跌破2% ,而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回升,收益差吸引投资者转移资金。同时,居民财富积累与投资观念转变 ,使其希望多元化配置资产,理财产品因收益较稳定且相比存款利率更高,受到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青睐 。”曾衡伟表示 ,“对理财市场而言,存款搬家带来增量资金,将推动理财规模回升,预计4月理财规模有所回升。理财公司或优化产品结构 ,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,推出更有吸引力的产品。此外,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,理财公司需提升投研、创新与服务能力,以吸引资金流入 。”